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民俗(音频)| 杨刘秀子:顺德逢简村的“水边民俗”(顺德杏坛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10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顺德逢简村的“水边民俗”

      顺德区杏坛镇的逢简村是一条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村子。在外地人眼中,逢简村旅游事业兴盛,饱含着现代化的气息。其实,在其现代化的背后,逢简村各处更蕴藏了许多民俗文化。从发展足迹来看,逢简文化是从自然人文环境中孕育发展和传承而得来的,是有着典型水边文化的村子。通过田野调查,可得知当地的特色民俗——对被誉为“顺德的周庄”的逢简村多了一份了解。笔者于龙潜月打了两个电话进行采访、于冬至到逢简村作了田野调查,后收到逢简文创办陈女士寄来的《城市变迁下的水生村落》深圳展览会资料,现把别具岭南特色的逢简水乡“水边民俗”调查情况呈现如下:

一、逢简村概况

      逢简村位于杏坛镇北端,锦鲤江畔。距镇中心约5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考古学家从遗址考察中推测,至少在汉代,逢简就已迸发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的文明星火。古村四面环水,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以水道为界分成上、中、下村,河流呈“井”字状贯穿整条村子,最后汇入西江支流。溯河而上是宗祠、居住所等乡土建筑组成的聚落群体,一派古村风韵犹存的水乡风光养育着历代村民,繁衍出见龙、后街、东岸、新联等十六个“生产生活小队”[1],也保留延续了今日的种种民俗。


二、民俗介绍

(一)民俗与民间信仰

 1、祠堂

      祠堂,是供设祖先、神主牌位的场所。后人修祠堂多是为了敬宗收族、追远裕后,并加强宗族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提升威望和影响力。

       逢简的祠堂较多,一般来说祠堂都位于正寝东侧,讲究“三间几门”。宋参政李公祠是笔者此次调查祠堂的重点对象,它位于逢简明远塘头街。在逢简村人口中,李姓是第三大姓。祠内供奉的是李姓杰出的族人——宋代庆元年间进士、浙江行省参政李仕修。该祠占地五百多平方米,上佳铁木雕刻精细,主脊两头起翘有致,门外两侧护栏各有石狮。祠堂呈三间三进的布局,在构造上讲究装饰细节、反复而有序——石梁形状如蜷曲的虾,虾公梁上顶着驼峰;鳌头嘴巴大张,鳌鱼缀为托脚。在清康熙二十四年曾重修过,现在李公祠的风格是硬朗而不乏精致的。

2、拜水龙王

        拜水龙王的民俗源自于封建社会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渴求——唐玄宗曾诏祠龙池,设坛官仪祭龙王;宋徽宗执政期诏天下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同治年间运河龙神被封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2] 由此可见,“龙王”就是云风雷雨的主宰,人们对它的信仰是依存于“龙王治水”的认知上的。

       生活在水网交织域的逢简人,不得不重视江河的情况,所以他们十分重视对保护神——水龙王的祭拜。从逢简人民的长久活动史来看,这种对水龙王的祭拜形式日益影响着居民的精神生活。当地人拜水龙王一般来说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与江河活动联系紧密——上江河行船前的祷告,行船时突遇灾难的行礼膜拜和行船之后对龙王的酬谢;第二种则更偏向于节日习俗——逢年过节或是家中重大纪念日,备上鸡、鱼、生菜、蜜枣、发糕、酒等祭品进行拜祭。后者一般选在最靠近家门、沿河而设的小香烛坛旁进行——祈求水龙王保佑全家老小顺顺利利和出入平安。


(二)饮食习俗      “饮食”二字不只是在餐饮桌台上的话题,更代表着独特的文化,也成为了一个地方的对外展示自身文化的窗口。《淮南子》记载,“越人得蛇以为上肴”,[3] 逢简当地的物产丰富,而逢简人也特别好吃会食。逢简人甚爱吃“三大件”,尤其是蛇,在外地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逢简人却能理直气壮地说出吃蛇文化的民俗。逢简菜的口感基本顺应了粤菜的养生讲究——夏秋似堂前碧螺春一般清香(“驱风、储能、避暑”之说),冬春如案台大红袍一般浓醇(“祛湿、补肾、祈气”之说)。逢简菜下油不多不少,味道适中,具有乡土风味。逢简当地最具代表的当属黑毛节瓜船和拆鱼羹。 


(三)民俗与民间娱乐

1、白话渔歌      白话渔歌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劳作的人们在田间、渔船上自娱自乐时唱的民歌。这种民歌是渔民用粤地区方言演唱的一种原生态歌,一般有上下两句组成,对唱时采用男女互答形式。白话渔歌是岭南民俗文化上的一朵奇葩,更是逢简文化的活化石。受访者李奶奶回忆道,从前在逢简的岸边、大树下时常能听见唱声,但如今已很少人再唱起——这让李奶奶很伤感,采访过程中可以看见她眼里流露出了对“消逝中的永恒”惋惜之情。“民家嫁女,集群妇共席,唱歌以道别,谓之歌堂。”关于白话渔歌的起源,只找到些凤毛麟角的资料,但从歌的表现风格来看,的确能使人感受到那股纯真的感情。


2、水上飘色       逢简当地的水上飘色,在艺术性与观赏性上都呈现出极强的特点。它集力学、美术、人物造型等于一体,以游动队列式在船上、舟上进行,是民间故事的传承和营造祥和气氛的艺术形式。逢简河涌交错,以小艇舟楫为主要交通工具,最初是为了让法师、道人在小艇上做祭祀,后来随着漫长岁月的发展,水上飘色逐渐添加了更多的元素,演变成丰富的艺术形式。


3、龙舟竞渡       逢简人崇拜龙不单体现在“拜水龙王”的仪式上,民间娱乐中的龙舟竞渡也是一种体现。早在50年代,逢简的龙舟赛便蜚声于整个顺德,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赛、参赛。当地人为了展示出每个生产生活小分队的团结之力,时常组5人队通力合作,一划定高低。后来,逢简打造了属于当地的专门用于竞渡的船,邀请各方划手,把群众赛事龙舟竞渡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笔者去时正逢冬至,有即将参赛的选手在岸边做比赛准备。因不能打扰选手们,笔者只好在远处目测用于竞渡的船——每艘大约35米左右,两头尖,中间能坐5个人,龙头会放一捆生菜,船身涂满了金色的颜料。听闻船底还抹了一层滑油,是为了让选手们在划船时减少阻力,让航速加快。 



三、访谈呈现

(一)访谈对象:刘JJ,男,21岁,逢简本地人,逢简村文创办工作人员。
          采访时间:2013年12月22日  
地点:杏坛镇逢简村       21岁的刘JJ是土生土长的逢简人,对逢简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故乡工作,现就职于逢简文创办公室,对逢简当地的文化习俗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闲暇时也曾兼任导游的刘JJ为笔者介绍逢简祠堂,讲述起来生动详尽,滔滔不绝,毫无“尺水丈波”式的感觉。在他看来,以宋参政李公祠为代表的逢简祠堂实际上是当地祠堂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据刘JJ介绍,宋参政李公祠主奉的是宋代庆元年间进士李仕修。李仕修在朝为官时力主抗金,退隐后也尽力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晚年定居逢简的李仕修曾主修“逢简五桥”以利百姓,为逢简作出了许多贡献。其后人为纪念他,将祠堂建立在他主修的明远桥旁。      “李公祠的管理,由古至今其实一直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严谨规矩。我们逢简每年都会举行祭祖活动,村民们都会自觉维护祠堂的神圣庄严的地位,保证祠堂的香火有期。”刘JJ说道。这些世代相传的风俗与惯例受到逢简当地人的遵守,而外出的族人谒祖寻根时也会先到祠堂祭拜,然后包上祠堂的香灰和家乡泥土带走,以示不忘根本。“这些规矩世世代代相沿成习,逐渐成为了我们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刘JJ总结道,“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各个地区因地域差异而演变出很多特色,我希望逢简的特色民俗文化能真正传播出去。看着一些来不及理清脉络的民俗文化随着村里的几位“智慧老人”相继去世而消失,这是最痛心的。祠堂在,香火传下去,我就相信逢简不落了。”


(二)访谈对象:阿峰,男,21岁,逢简当地人,大学生。

      采访时间:2013年12月22日  

地点:杏坛镇逢简村

      一位自称外号叫“律政先锋”的学生阿峰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一听说要介绍饮食民俗,阿峰露出颇为自信的神情:“要说我们的特色菜,那就多了!我推荐你三道吧,因为太多了。第一道呢,就是钵仔焗禾虫,我不知道你懂不懂什么是禾虫,禾虫是“正野”(粤语,指好东西),农历8、9月就是吃禾虫的时候了。但是它比较贵,一般去饭店点一例就要90元了,因为禾虫是人工不好养殖的,物以稀为贵嘛。它还被《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过的,你想知道什么是禾虫,可以翻书查查吧。第二道就是捞鱼生了。以前有大学同学问我,捞鱼生的鱼有没有什么讲究?我就笑着回答了,凭我21年的食龄啊,就是吃鱼生的经验啊,不管你三七二十一,什么鱼做的都合我胃口。为什么捞鱼生这么出名呢?其实是因为我们比较喜欢寓意好的东西,捞鱼生的寓意就是‘捞么都掂’(这里指做什么都能发财),鱼生做好之后就倒些油上去,姜丝、葱、红萝卜,把它们都捞在一起,寓意就是‘饭饭都掂’,就是你做什么生意、做哪一行都有出路。第三道呢,算是汤来的,叫拆鱼羹。拆鱼羹我家里人教我做过,我教一教你吧,要先把鲩鱼煎成两面金黄,再把鱼骨拆得一根不留。但是拆出的鱼骨千万别扔掉,鱼骨可以拿来盐焗或者椒盐,这样做又香又脆。拆鱼羹中加入鱼肉、红枣、冬菇、马蹄、陈皮、姜、云耳、胜瓜。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菊花、薄脆,这样会比较‘爽’,让我顿顿吃都不会厌!”


参考文献

[1] 陈斌.走进逢简[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2] 逢简文创办公室.城市变迁下的水生村落[E],2013.

[3] 刘安.淮南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三)后记

       实地采访的当天,恰巧遇到来写生的画家,他跟我说:“逢简的风景像是一幅大巨画,我搞画的,就想用深情的笔墨绘出远去的印记,你搞作业调查的,就去用笔把它的古朴纯真、民俗风气精致化出来!”画家的话鼓舞了我,反思了这次的逢简民俗调研经历,倒是与“慢慢来,快快到”这六字贴切。“慢慢来”,离开城市的喧嚣,走进村子实实在在做调查,领悟珍贵的民俗文化;“快快到”,如今逢简村正大力推进民俗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有光芒。                                             201312


文字:杨刘秀子(就读于暨南大学文学院)

图片:杨刘秀子

音频:(顺德话)阿峰,采访中录制

方言点:顺德区杏坛镇逢简村

本期编辑:孙文思、唐嘉欣

本期审读:谢方铤

本期责编: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方言与民俗(音频)| 李海琪:卖懒(广州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阿晴:打边炉(方言点:佛山南海)

方言与美食(音频)| 梁可莹:顺德双皮奶(顺德容桂话)



扫码关注我们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